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
冻疮主要发生在寒冷季节,当皮肤长时间暴露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血管会发生收缩,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良。长时间的缺血缺氧会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损伤。
患者通常会在受冻部位出现红斑、肿胀,伴有瘙痒、灼热感,严重时可出现水疱、溃疡等。常见于手指、脚趾、耳朵、面部等暴露部位。
通常需要根据典型的症状及发病季节、环境等因素进行诊断。同时要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治疗方法首先要注意保暖,避免继续受冻。轻度冻疮可通过外用冻疮膏等药物缓解症状;严重者可能需要配合口服药物改善血液循环。若有溃疡等并发症,需及时进行清创处理。
患者需要加强保暖措施,穿戴足够的防寒衣物。在寒冷环境中避免长时间静止不动,适当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潮湿。对于容易发生冻疮的人群,可提前采取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