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嗝,即嗳气。总嗳气可能与饮食因素、心理因素等非疾病因素有关,还可能由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引起,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非疾病因素
1.饮食因素食用过多豆类、洋葱、高纤维蔬菜等产气食物,可促使肠道内气体增多,从而引发嗳气。建议调整饮食,控制产气食物的摄入,以降低肠道内气体产生。此外,还要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胃肠负担。
2.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胃酸分泌增多,胃肠蠕动异常,进而引发嗳气。建议放松心态,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还可以通过听音乐、运动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减少嗳气的发生。
二.疾病因素
1.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及胃十二指肠的运动功能协调失常,导致食物在胃内发酵时间过长,产生过多气体,引发嗳气。
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依托必利等促胃肠动力药治疗,增加胃肠蠕动,改善嗳气症状。日常要注意合理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吃辣椒、生姜、冰激凌等辛辣、生冷的食物。
2.慢性胃炎慢性胃炎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胃黏膜长期受炎症因子刺激,消化功能受损,胃蠕动减慢,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产气增多,导致嗳气。
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西咪替丁等抑酸药,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甲硝唑等药物治疗,根除病菌。患者还需及时戒烟限酒,避免对胃肠道造成进一步损害。此外,还要注意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3.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可能与抗反流屏障功能减弱、食管黏膜屏障作用下降等因素有关,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不能有效抵挡胃内容物反流,胃酸及气体反流入食管甚至咽部,可引发嗳气、反酸等症状。
患者可以配合医生使用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氢氧化铝等药物治疗,保护胃黏膜,以减轻胃酸对食管的刺激。若病情较重需长期使用大剂量质子泵抑制剂维持治疗者,可以配合医生行胃底折叠术,阻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患者可在饭后散步,促进胃肠蠕动,避免便秘,降低腹内压,减少反流。还需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缓解自身压力。
若长期嗳气还伴有反酸、胃痛等不适症状,建议前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进行体格检查、HP检查、胃镜检查等,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