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一般是指痔,临床上并没有痔癌这种说法,痔一般也不会发生癌变,此处的痔癌可能是指痔。痔属于良性病变,多数患者可通过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治愈;症状严重者通过手术治疗后,病情也可获得痊愈,但是以后仍可能形成新的痔。
一.痔发病机制
1.肛垫下移学说肛垫是肛管黏膜下层的一层环状结构,由静脉、平滑肌、弹性组织和结缔组织组成。正常情况下,肛垫疏松地附着在肛管肌壁上,具有闭合肛管、节制排便的重要作用。当人体排便时,肛垫会受到向下的压力被推向下,但排便后凭借其自身的收缩作用能够重新收回到肛管内。当肛垫的弹性回缩作用减弱时,肛垫会发生充血、下移,从而形成痔。
2.静脉曲张学说静脉丛是形成肛垫的主要结构,直肠肛管位于腹腔最下部,其静脉回流容易受阻,进而导致静脉丛曲张,引发痔。多种因素可引起直肠静脉回流受阻,如长期的坐立、便秘、妊娠、前列腺肥大、盆腔巨大肿瘤等。
二.痔为何不会癌变
痔是一种良性疾病,其本质是静脉丛的扩张和曲张,而癌症是由于细胞异常增生和恶性增殖所致。二者本质上存在明显的区别,所以痔通常不会直接转变为癌症。
三.治好痔的方法
1.一般治疗一般治疗是痔治疗的基础,适用于所有痔患者,尤其是临床症状不明显或仅有偶发便血、肛门瘙痒、疼痛的患者。主要措施包括增加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的摄入,如苹果、芹菜、菠菜、豆类、菌类、粗粮等,这些食物有助于改善大便干燥情况。同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避免久蹲厕所,缩短如厕时间,防止肛门局部压力增加。
2.药物治疗对于一般治疗效果不佳或有明显便血、肛门疼痛、肛门瘙痒等临床症状的痔患者,可以考虑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外用药物,如痔疮栓、痔疮膏、利丙双卡因乳膏等,通过局部给药,能够减轻肛门水肿、疼痛等症状。如果便血症状较为严重,还应使用酚磺乙胺片、氨甲环酸片、维生素K1片等止血药进行治疗,以改善便血症状,预防贫血的发生。但是要注意,这些药物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自己盲目用药。
3.手术治疗对于病情特别严重,经过上述正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的患者,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外剥内扎术,通过手术剥离外痔组织,并结扎内痔的根部,使其逐渐萎缩;微创PPH术和RPH术,这两种手术方式均属于微创手术范畴,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通过特殊的手术器械对痔核进行固定或切除。
虽然痔可以通过上述方法得到治愈,但是仍然有复发的可能,所以患者在病情痊愈后应做好预防措施,以降低痔复发几率。常见的预防措施有每天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软化大便,减少排便时的用力。同时,定期做提肛运动能够增强肛门周围肌肉的力量和弹性,也有助于预防痔的发生,具体做法为吸气时收缩肛门肌肉并保持1-2秒钟,然后呼气时放松肌肉;每次重复10-20次为一组,每天可进行多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