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脸肿胀通常需要警惕过敏性皮炎、龋齿、流行性腮腺炎、肾病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通常可以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措施进行处理。
1.过敏性皮炎
当人体接触到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会异常反应,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导致皮肤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进而引发皮肤红肿、发痒等症状。脸部皮肤较为娇嫩,更容易受到过敏原的刺激和炎性介质的影响,因此过敏性皮炎常导致脸部肿胀。
针对过敏性皮炎,首先需要避免孩子接触过敏原,如药物、花粉或宠物皮屑等。然后可以遵医嘱服用抗组胺药物,如盐酸西替利嗪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氯雷他定片等,帮助减轻过敏反正,缓解脸部瘙痒及肿胀的情况。
2.龋齿
当牙齿受到细菌侵蚀时,牙齿硬组织会被破坏,形成龋洞。如果龋齿未得到及时治疗,细菌会进一步感染牙髓和牙周组织,引发牙髓炎和牙周炎,在炎症的刺激下,就会使脸部肿胀。
出现龋齿后,可以采用银汞合金充填术治疗,以恢复牙齿形态和功能。同时注意口腔卫生,控制日常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及过甜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病毒在呼吸道内复制,并通过淋巴系统进入腮腺等组织,导致腮腺发炎、肿胀。由于腮腺位于脸部两侧,因此腮腺炎常导致脸部肿胀,并伴有发热、咽喉痛、咀嚼和吞咽困难等症状。
患者应卧床休息,并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以防止病毒传播。病情严重者可以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利巴韦林片、抗病毒口服液、阿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以控制病情,改善机体出现的不适症状。
4.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肾脏损伤,表现为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蛋白质滤出增加。大量蛋白质丢失会导致血浆蛋白降低,血液胶体渗透压下降,进而引发水肿。脸部是水肿的常见部位之一。
肾病综合征出现后,可以遵医嘱服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醋酸泼尼松龙片、甲泼尼龙片等,以便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尿蛋白漏出,从而缓解水肿的情况。
5.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可能导致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如果心脏结构异常导致血液流动受阻或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可能引发全身水肿,包括脸部肿胀。
天性心脏病通常可采用介入治疗,如介入封堵术,能够恢复心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改善心脏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减轻心脏负担,进而缓解机体出现的不适症状。若是病情十分严重,则可以考虑进行心脏移植手术,以便控制疾病的发展。
当小孩脸肿胀后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便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