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面上长疙瘩可能是腱鞘囊肿、脂肪瘤、纤维瘤、跖疣、鸡眼等原因引起的,详情如下:
1.腱鞘囊肿
囊肿生长缓慢,圆形或椭圆形,质地硬,有弹性,高出皮面,表面皮肤可推动,无粘连。多数无症状,偶尔有疼痛或不适感。囊肿较大时,可能会影响关节活动或压迫周围组织。
2.脂肪瘤
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有脂肪的部位。好发于肩、背、颈、乳房和腹部,其次为四肢近端。通常为单个或多个皮下局限性肿块,也可有弥漫性肿胀,无疼痛。生长缓慢,常呈扁平分叶状。
3.纤维瘤
由分化良好的皮下结缔组织构成,多见于皮下,生长缓慢,一般较小,边缘清楚,表面光滑,质地硬,可推动。若混有其他成分,则成为纤维肌瘤、纤维腺瘤、纤维脂肪瘤等。
4.跖疣
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通过直接接触传染,外伤或皮肤破损对HPV感染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常发生在足跟、跖骨头或跖间受压处。初起为细小发亮的丘疹,逐渐增大,表面角化,粗糙不平,灰褐、灰黄或污灰色,呈圆形,境界清楚,周围绕以稍高的角质环。
5.鸡眼
是由于长期摩擦和受压引起的圆锥形角质层增厚,有角质中心核,尖端深入皮内,基底露于外面。多见于青年人,好发于足底及足趾,如果鸡眼尖端压迫神经末梢,则行走时感觉疼痛。
如果脚面上的疙瘩长期不消失或逐渐增大,或出现疼痛、瘙痒、红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