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穿刺术步骤如患者体位、穿刺点定位、消毒与麻醉、进针、测压与放液、拔针。
1、患者体位
患者通常取侧卧位,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
2、穿刺点定位
一般选择腰椎第34或45间隙为穿刺点。
3、消毒与麻醉
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严格消毒,铺无菌巾,然后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
4、进针
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针尖稍斜向头部的方向缓慢刺入,当针尖穿过黄韧带和硬脊膜时,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此时即进入蛛网膜下腔。
5、测压与放液
穿刺成功后可接上测压管测量脑脊液压力,然后缓慢放出适量脑脊液进行检查或治疗。
6、拔针
放液完毕后,拔出穿刺针,消毒穿刺点,覆盖无菌纱布并用胶布固定。
腰椎穿刺术注意事项包括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前沟通、操作规范、观察病情、术后护理、标本处理等。
1、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对于颅内压明显增高、有脑疝形成迹象等情况应谨慎操作或禁忌穿刺。
2、术前沟通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操作目的、过程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取得理解和配合。
3、操作规范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
4、观察病情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5、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应去枕平卧一段时间,避免过早抬头引起头痛等不适,同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6、标本处理
妥善处理脑脊液标本,及时送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