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上走路起水泡,可采取充分休息、做好局部清洁、视情况进行包扎、适当冷敷、密切观察水泡的变化等措施。
1.充分休息
停止行走或减少活动量,让脚部得到充分休息,以免水泡破裂或加重损伤。如果水泡较小,可尽量保持其完整性,让其自行吸收。
2.做好局部清洁
使用温和的肥皂和水清洗脚部,保持水泡及周围皮肤干净,以减少感染的风险。但需注意避免过度清洗导致水泡破裂。
3.视情况进行包扎
对于较大的水泡或容易受到摩擦的部位的水泡,可以用无菌纱布或创可贴轻轻包扎,起到保护作用,但不可包扎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4.适当冷敷
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水泡处,能缓解疼痛和肿胀,但注意不要直接将冰袋放在皮肤上,应隔一层毛巾,避免冻伤。
5.密切观察水泡的变化
如果水泡出现红肿、疼痛加剧、渗液、发热等感染迹象,或长时间不愈合,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可能需要刺破水泡、排出液体并进行消毒和包扎等操作,必要时还需使用红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同时,在恢复期间,应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穿过紧或过硬的鞋子,以减少对脚部的再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