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患者可洗澡,但应注意环境温暖、控制时间、调节水温、擦干身体和补充水分,年老体弱和病重者不洗,不适即停。
保证环境温暖:洗澡时,要确保浴室温暖,避免着凉。可以提前打开浴霸等取暖设备,将温度调整适宜。
控制洗澡时间: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体力消耗过多,导致身体更加虚弱。一般10~15分钟即可。
调节水温:水温不宜过高,避免对皮肤产生刺激,导致血管扩张,大脑供血不足,引起头晕、乏力等症状。一般控制在37~40℃为宜。
及时擦干身体:洗完澡后,要尽快用毛巾擦干头发和身体,尤其是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保持皮肤干燥。如果有条件,可以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注意补充水分:洗澡会使身体丢失一部分水分,因此,洗完澡后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出现脱水症状。
对于年老体弱、身体抵抗力差的感冒患者,最好暂时不洗澡,以免加重病情。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如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也应尽量避免洗澡,以免着凉,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此外,在洗澡过程中,如果出现头晕、心慌、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洗澡,到通风良好的地方休息,必要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