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腮腺炎的症状,腮腺炎可分为化脓性腮腺炎和流行性腮腺炎,以下是关于这两种类型腮腺炎的症状介绍:
1.化脓性腮腺炎:
症状:常为单侧受累,双侧同时发生者少见。炎症早期,症状轻微或不明显,腮腺区轻微疼痛、肿大、压痛。导管口轻度红肿、疼痛。随病程进展,可出现发热,寒战和单侧腮腺疼痛和肿胀。腮腺及表面皮肤局部红、肿、热、痛,当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
2.流行性腮腺炎:
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
成年患者:除上述症状外,常伴有并发症,如睾丸炎或卵巢炎。睾丸炎一般发生在腮腺肿大后一周左右,出现阴囊坠胀、疼痛、红肿,约1/3病例在发病后1-2个月出现睾丸萎缩。卵巢炎发生于腮腺肿大后7-14天左右,出现下腹疼痛、压痛,伴有月经失调。
儿童患者:可出现脑膜脑炎、睾丸炎、附睾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并发症。脑膜脑炎一般于腮腺肿大后5-7天发生,表现为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甚至抽搐、昏迷。睾丸炎多为单侧受累,发生于腮腺肿大之后,出现阴囊红肿、睾丸疼痛、伴高热、寒战。附睾炎发生率较睾丸炎低,表现为阴囊疼痛、肿胀,疼痛向腹股沟及下腹部放射,行走或站立时加剧。卵巢炎可出现下腹疼痛,一般不影响受孕。胰腺炎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伴发热。
温馨提示: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此,在流行季节,应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果发现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腮腺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避免传染给他人。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共用物品。
特殊人群:孕妇、免疫功能低下者、老年人等人群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后,容易并发睾丸炎、胰腺炎、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因此,这些人群在流行季节应特别注意防护,如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等。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腮腺炎的诊断通常不难。但需要与其他腮腺疾病进行鉴别,如腮腺肿瘤、舍格伦综合征等。此外,还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清淀粉酶、腮腺造影等,以明确诊断。
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口腔清洁,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
对症治疗:高热者给予退热剂,头痛和腮腺局部疼痛剧烈者,可给予镇痛药。
抗病毒治疗:如果是流行性腮腺炎,可使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并发症治疗:对于并发睾丸炎、胰腺炎等并发症的患者,应进行相应的治疗,如卧床休息、补充营养、使用抗生素等。
中医治疗:中医认为腮腺炎是由外感风温邪毒引起的,治疗应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为主。常用的中药有银翘散、普济消毒饮等。
总之,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其症状和并发症都比较严重,因此需要及时就医,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流行季节,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预防腮腺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