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一般是指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目前难以完全根治,原因主要在于其发病机制复杂以及现有治疗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
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子宫缺乏黏膜下层、子宫内膜基底层细胞增生侵入肌层等因素有关。由于子宫肌层内的异位内膜腺体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出血,导致周围肌层细胞增生和肥大,进而形成病灶。
在治疗方面,药物治疗通常只能缓解症状,例如,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等药物可减轻疼痛,但无法消除病灶;口服炔雌醇等药物能调节激素水平,使异位内膜萎缩,缓解病情,但停药后容易复发。
手术治疗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包括根治性手术和保守性手术。根治性手术即子宫切除术,能彻底消除病灶,适用于无生育要求、症状严重的患者,但会使患者失去生育能力,且可能对内分泌和盆底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保守性手术如病灶切除术,虽保留了子宫,但由于子宫腺肌病病灶往往界限不清,难以完全切除干净,术后复发率较高。
此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治疗方法,如子宫动脉栓塞术、高强度聚焦超声等,这些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病灶、缓解症状,但也存在治疗不彻底、可能有并发症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