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通常分为四期,第一期肿瘤较小,无淋巴结累及;第二期肿瘤较大或侵犯淋巴结,但仍局限在乳房和腋窝;第三期肿瘤侵犯皮肤、胸壁或出现远处转移;第四期肿瘤已发生远处转移。分期不同,症状、检查和治疗方法也不同。
1.第一期:肿瘤小于2厘米,没有累及淋巴结。
症状:通常没有明显症状,有时可能会在乳房摸到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活动度较差。
检查:医生会进行乳房触诊、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钼靶)等检查,以确定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性质。
治疗:通常采用手术治疗,包括乳房肿块切除术、乳房象限切除术或乳房切除术等。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可能会结合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等辅助治疗方法。
2.第二期:肿瘤大于2厘米,但小于5厘米,或肿瘤侵犯了淋巴结,但仍局限于乳房和腋窝。
症状:除了乳房肿块外,可能还会出现乳房皮肤凹陷、乳头回缩、腋窝或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检查:除了上述检查外,可能还需要进行胸部CT、骨扫描、腹部超声等检查,以了解肿瘤的转移情况。
治疗:治疗方法与第一期相似,但对于肿瘤较大或淋巴结转移较多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广泛的手术和辅助治疗。
3.第三期:肿瘤大于5厘米,或肿瘤侵犯了皮肤、胸壁,或腋窝、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融合。
症状:乳房肿块可能更加明显,皮肤可能出现红肿、增厚、溃疡等改变,乳头可能出现溢血、渗液等症状。
检查:除了上述检查外,可能还需要进行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以了解肿瘤的范围和侵犯程度。
治疗: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对于局部晚期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新辅助化疗或放疗,以缩小肿瘤,提高手术切除的机会。
4.第四期:肿瘤已经发生远处转移,如肺、骨、肝等部位。
症状:根据转移的部位不同,可能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咳嗽、咯血、骨痛、黄疸等。
检查:除了上述检查外,可能还需要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骨扫描、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以确定转移的部位和范围。
治疗: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放疗等,以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乳腺癌的分期是基于肿瘤的大小、侵犯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因素进行的,不同的分期意味着肿瘤的进展程度不同,治疗方法和预后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一旦发现乳房有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此外,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和预后还与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肿瘤分子特征等因素有关,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