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肾衰竭没有绝对的十大信号,相对常见的信号包括尿量变化、水肿、乏力疲倦、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以及贫血等。
1.尿量变化
正常人夜间排尿一般为0-2次,尿量约为300-400ml,早期肾衰竭时,肾脏浓缩功能下降,会出现夜尿增多,夜尿量超过白天尿量或夜尿持续大于750ml。部分患者尿量可能逐渐减少,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称为少尿,少于100ml称为无尿。但也有一些患者在疾病早期尿量并不减少,甚至会增多,这是因为肾脏滤过功能下降,不能有效浓缩尿液所致。
2.水肿
常出现在眼睑、脚踝、下肢等部位。早晨起床后可见眼睑水肿,活动后下肢水肿逐渐明显。这是由于肾脏滤过功能下降,导致体内水钠潴留,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积聚形成水肿。
3.乏力疲倦
肾衰竭早期,体内代谢废物不能完全排出,会堆积在体内,影响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导致患者出现乏力、疲倦、精神不振等症状。这种乏力通常在休息后也难以完全缓解。
4.恶心呕吐
肾脏功能受损后,体内的毒素不能及时排出,会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口腔中还可能有氨味,这是由于尿素等代谢产物通过唾液腺排出,分解产生氨所致。
5.皮肤瘙痒
肾衰竭时,体内的磷等代谢废物不能有效排出,会在皮肤表面沉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瘙痒。此外,皮肤干燥、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因素也可能加重皮肤瘙痒症状。
6.贫血
肾脏可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肾衰竭早期,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会导致红细胞生成不足,从而引起贫血。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心慌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信号并非特异性,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类似症状。如果出现上述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肾功能、尿常规、肾脏超声等,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