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反复发烧,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病情,超过38.5℃可服用退烧药,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孩子搔抓疱疹,注意隔离,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如果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并反复发烧,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手足口病反复发烧,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观察孩子的病情:如果孩子的精神状态良好,能吃能玩,只是发烧,可以在家观察,多喝水,注意休息。如果孩子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呕吐、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2.给孩子退烧:如果孩子的体温超过38.5℃,可以给孩子服用退烧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同时,可以用温水擦拭孩子的手心、脚心、腋窝等部位,帮助孩子散热。
3.保持孩子的口腔清洁:手足口病会导致口腔疱疹,孩子可能会因为疼痛而拒绝进食。家长可以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缓解孩子的疼痛。
4.避免孩子搔抓疱疹:手足口病的疱疹会很痒,孩子可能会搔抓疱疹,导致感染。家长可以给孩子戴上手套,避免搔抓疱疹。
5.注意隔离:手足口病是传染性疾病,家长应让孩子在家休息,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以免交叉感染。
6.及时就医:如果孩子的发烧持续不退,或者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手足口病一般预后良好,少数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因此,如果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并反复发烧,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此外,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因此,家长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同时,也应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如超市、商场、游乐场等,以减少感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