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的症状包括呼吸急促、乏力、咳嗽、下肢水肿等,治疗方法包括急性加重期的控制感染、氧疗、控制心力衰竭等,缓解期的戒烟、锻炼等,孕妇和儿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肺源性心脏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一、症状
1.肺、心功能代偿期
患者在患病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在进行体力活动时,可能会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乏力、劳动耐力下降等症状。此外,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多为白色黏痰,在早晨起床时较为明显。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为甚,常有头痛、失眠、食欲下降等症状,甚至出现表情淡漠、神志恍惚、谵妄等肺性脑病的表现。此外,患者还可能会出现下肢水肿、肝大、压痛等右心衰竭的症状。
二、治疗方法
1.急性加重期
(1)控制感染:可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氧疗: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以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3)控制心力衰竭:肺心病患者一般在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心力衰竭便能得到改善。如果患者存在水钠潴留,可以使用利尿剂;如果患者存在心率增快,可以使用洋地黄类药物。
(4)控制心律失常:一般心律失常经过治疗肺心病后可自行消失,如果持续存在,可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用药物。
(5)抗凝治疗:如果患者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使用肝素、华法林等药物进行抗凝治疗,防止肺栓塞的发生。
2.缓解期
(1)劝导患者戒烟,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
(2)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避免食用产气食物,以免引起腹胀,影响呼吸。
(3)注意保暖,避免感冒,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4)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5)如果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三、特殊人群
1.孕妇
肺源性心脏病孕妇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使用药物时,应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如磺胺类、四环素类等。
(2)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3)在分娩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心力衰竭的发生。如果出现心力衰竭,应及时处理。
2.儿童
肺源性心脏病儿童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
(2)在使用药物时,应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调整药物的剂量。
(3)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在饮食方面,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四、关键信息
1.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由肺部疾病引起的心脏病,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
2.治疗方法包括急性加重期的控制感染、氧疗、控制心力衰竭等,缓解期的戒烟、锻炼等。
3.孕妇和儿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