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性水肿的直接原因主要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基本正常有关,此外还可能与低蛋白血症、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等因素有关。
引起肾炎性水肿的直接原因主要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基本正常有关,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当患者的肾小球因炎症、免疫复合物沉积等原因发生病变时,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会降低,导致血液中的蛋白质和红细胞等成分无法正常滤过,进而引起蛋白尿和血尿。同时,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也会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
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基本正常
虽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但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基本正常,仍能将原尿中的水分和钠离子重吸收回血液中,从而维持体内水钠平衡。然而,当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时,肾小管重吸收的水分和钠离子也会相应减少,导致水钠潴留,进而引起水肿。
三、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直接原因外,引起肾炎性水肿的原因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低蛋白血症: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降低,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从血管内渗入组织间隙,是造成全身性水肿的重要原因。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炎性水肿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进一步加重水钠潴留。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炎性水肿患者由于大量蛋白尿、血尿等原因,可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进而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加,水钠潴留,引起水肿。
四、治疗方法
针对肾炎性水肿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病因治疗:积极治疗肾炎,去除病因,如控制感染、免疫抑制等。
对症治疗:包括利尿消肿、减少水钠潴留等。可使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呋塞米等,同时注意补充钾盐。
调整饮食:限制钠盐的摄入,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以减轻肾脏负担。
并发症治疗:注意防治感染、血栓栓塞等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肾炎性水肿的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肾炎性水肿的直接原因主要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基本正常有关。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水肿症状,保护肾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