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及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需采取口腔护理、体位护理、吸痰护理、手卫生、营养支持、隔离措施、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和加强病房管理等措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以下是预防及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具体措施:
1.严格掌握机械通气适应证:对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机械通气。
2.口腔护理:机械通气患者应进行口腔护理,每天2~3次,可使用氯己定溶液或生理盐水进行口腔冲洗,以减少口腔细菌定植。
3.体位护理:机械通气患者应采取半卧位或床头抬高30~45°,以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误吸。
4.吸痰护理: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但应注意吸痰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
5.手卫生: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严格洗手或进行手消毒,以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6.营养支持:机械通气患者应给予充分的营养支持,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预防感染的发生。
7.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对于确诊或疑似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如单间隔离、佩戴口罩等,以防止交叉感染。
8.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呼吸机管道应定期更换,如有污染或损坏应及时更换,以避免细菌滋生。
9.加强病房管理:保持病房清洁卫生,定期通风换气,地面、物体表面等应进行清洁消毒。
总之,预防及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严格掌握机械通气适应证、口腔护理、体位护理、吸痰护理、手卫生、营养支持、隔离措施、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和加强病房管理等。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患有基础疾病者等,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更高,因此需要更加密切的关注和护理。此外,医护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做好个人防护,以避免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