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牛膝具有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的功效,孕妇及月经过多者禁用,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下元不固者慎服,且不宜与龟甲、陆英同用,其使用方法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时可煎汤、入丸、散或浸酒,外用时可捣敷、捣汁滴鼻或研末撒入牙缝,识别时可从外观、气味等方面入手。
怀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捆成小把,晒至干皱后,将根取下,用硫磺熏2~3次,堆置“发汗”至内部变黑色,晒干即可入药。怀牛膝具有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经闭、痛经、腰膝酸痛、筋骨无力、淋证、水肿、头痛、眩晕、牙痛、口疮、吐血、衄血等症。
一、功效与作用
1.逐瘀通经:怀牛膝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具有逐瘀通经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经闭、痛经、产后腹痛、胞衣不下、跌打伤痛等症。
2.补肝肾:怀牛膝具有补肝肾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等症。
3.强筋骨:怀牛膝具有强筋骨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痿痹、腰膝酸软等症。
4.利尿通淋:怀牛膝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淋证、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5.引血下行:怀牛膝具有引血下行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牙痛、口疮、吐血、衄血等症。
二、使用禁忌
1.孕妇及月经过多者禁用。
2.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下元不固者慎服。
3.怀牛膝不宜与龟甲、陆英同用。
三、使用方法
1.内服:煎汤,5~15g;或入丸、散;或浸酒。
2.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滴鼻;或研末撒入牙缝。
四、识别技巧
1.外观:怀牛膝呈细长圆柱形,略弯曲,长15~70cm,直径0.4~1cm。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微扭曲的细纵皱纹、排列稀疏的侧根痕和横长皮孔样的突起。质硬而脆,易折断,受潮后变软,断面平坦,黄棕色,微呈角质样而油润,中心维管束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周散有多数点状维管束,排列成2~4轮。
2.气味:怀牛膝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
五、关键信息
1.怀牛膝具有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的功效。
2.孕妇及月经过多者禁用,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下元不固者慎服。
3.怀牛膝不宜与龟甲、陆英同用。
4.怀牛膝的使用方法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时可煎汤、入丸、散或浸酒,外用时可捣敷、捣汁滴鼻或研末撒入牙缝。
5.识别怀牛膝时可从外观、气味等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