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中耳炎可分为三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隐蔽部位的原发感染。儿童咽鼓管宽、短、直,呈水平位,鼻咽炎、喂奶姿势不当等易引发中耳炎。
根据化脓性中耳炎的原因,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类: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耳部原因:鼓膜外伤导致穿孔后,外界的细菌、污水、异物可经外耳道直接进入中耳引发感染;原来存在于鼻咽部的细菌也可循咽鼓管途径引发中耳腔的感染。
全身原因: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在污水中游泳或跳水、不适当的咽鼓管吹张或擤鼻等,可将细菌挤入中耳。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为慢性。
可为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的直接延续。
游泳时擤鼻不当,或潜水、吞咽动作有误时,污水进入中耳腔,咽鼓管吹张时将鼻腔分泌物驱入中耳腔,均可引发本病。
婴幼儿仰卧位吃奶,由于幼儿的咽鼓管比较平直,管腔较短,内径较宽,奶汁可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感染。
鼓膜外伤,如有鼓膜外伤,鼓膜穿孔后外界的细菌容易经穿孔处进入中耳引发感染。
3.隐蔽部位的原发感染:
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百日咳等可通过咽鼓管途径并发本病;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也可并发本病。
外耳道炎、疖肿等耳部疾病,细菌可循外耳道直接进入中耳腔引发感染。
过敏性鼻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疾病,由于鼻咽部病变,细菌或病毒可循咽鼓管波及中耳腔;如果有腺样体肥大,可堵塞咽鼓管咽口,影响咽鼓管功能,导致本病。
急性乳突炎时,感染可经乳突气房传入鼓窦及中耳腔,引发本病。
温馨提示: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咽鼓管宽、短、直,呈水平位,故鼻咽炎时易致中耳炎。喂奶姿势不当、擤鼻不当、呼吸道传染病等均易引发儿童中耳炎。因此,家长应加强对儿童的照顾和保护,避免儿童患上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