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感冒引发的鼻炎,主要使用对症治疗药物(减充血剂、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对因治疗药物(抗生素)和其他药物(维生素C、钙剂),并注意休息、补充水分、保持空气湿润、避免接触过敏原以及正确擤鼻。
治疗感冒引发的鼻炎,主要使用以下几类药物:
1.对症治疗药物:可减轻鼻黏膜炎症和分泌物,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减充血剂:如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能快速收缩血管,减轻鼻黏膜充血肿胀,但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7天,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
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能减轻过敏反应,缓解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有效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且局部不良反应较少。
2.对因治疗药物:如果鼻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等。
3.其他药物:维生素C、钙剂等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亦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同时,应避免用力擤鼻、挖鼻,以免损伤鼻黏膜,导致感染加重。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尤其是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群。同时,如果鼻炎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