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的症状主要包括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腹痛、肠梗阻症状、腹部肿块和全身症状等。
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直肠癌位置低,容易被直肠指诊及乙状结肠镜诊断。但因其位置深入盆腔,解剖关系复杂,手术不易彻底,术后复发率高。中下段直肠癌与肛管括约肌接近,手术时很难保留肛门及其功能是手术的一个难题,也是手术方法上争论最多的一种疾病。那么,直肠癌症状是什么?
直肠癌早期多数无症状,进展期癌(中晚期)的患者出现腹痛、大便带血、大便变细及腹泻等症状。
1.排便习惯改变
排便习惯改变是直肠癌最早出现也是最常见的症状。由于癌肿的刺激,患者可在短期内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有排便不尽感。随着病情发展,病灶增大,可侵犯肛管括约肌,导致肛门失禁。
2.大便性状改变
大便性状改变可表现为大便变细、带沟槽、有凹槽、鲜血便等。
3.腹痛
腹痛也是直肠癌的常见症状,由于癌肿及其分泌物刺激肠道,导致肠道痉挛,引起腹部疼痛。疼痛部位多位于中下腹部,程度轻重不一,多为隐痛或胀痛。
4.肠梗阻症状
直肠癌晚期,癌肿侵犯肠道管腔,导致肠腔狭窄,出现肠梗阻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
5.腹部肿块
直肠癌腹部肿块多为癌肿本身,有时可能为肿大的结肠系膜淋巴结。肿块质地坚硬,呈结节状,不活动,多位于右下腹。
6.全身症状
直肠癌晚期,患者可出现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尤其是年龄较大、有直肠癌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高脂肪饮食等高危人群,应高度警惕直肠癌的可能,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直肠指诊、结肠镜、病理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直肠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肿瘤的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早期直肠癌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术后根据情况进行辅助化疗或放疗。晚期直肠癌患者主要采用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总之,直肠癌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直肠癌筛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也有助于预防直肠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