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它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因病因而异,儿童多采用保守治疗和鼓膜穿刺抽液,而成人则以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置管术、咽鼓管吹张为主。
卡它性中耳炎,又称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对于儿童和成人,其治疗方法有所不同,具体分析:
儿童:
保守治疗:对于病情较轻的儿童,可采用保守治疗。包括使用减充血剂滴鼻、黏液促排剂、短期使用抗生素等。同时,应注意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可采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吹张法或导管吹张法等。
鼓膜穿刺抽液: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中耳积液长期存在,可在鼓膜穿刺抽液,同时注入糖皮质激素,以减轻炎症反应。
鼓膜切开术:对于鼓膜穿刺抽液后仍有积液者,或病情迁延不愈者,可考虑进行鼓膜切开术,以彻底清除中耳积液。
成人:
一般治疗:包括去除病因,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改善咽鼓管功能、清除中耳积液等。同时,应注意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时呛水等。
药物治疗:可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以减轻炎症反应。此外,还可使用黏液促排剂、血管收缩剂等药物,以促进中耳积液的排出。
鼓膜穿刺抽液:对于中耳积液较多、鼓膜紧张部有明显隆起者,可在鼓膜穿刺抽液,以缓解症状。
鼓膜切开置管术:对于鼓膜穿刺抽液后仍有积液者,或病情迁延不愈者,可考虑进行鼓膜切开置管术,以保持中耳引流通畅。
咽鼓管吹张:可采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吹张法或导管吹张法等,促进咽鼓管功能的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卡它性中耳炎的治疗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病因等因素进行选择。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休息,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时呛水等。同时,应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发病,以预防卡它性中耳炎的发生。
此外,对于儿童和成人,治疗方法有所不同。儿童的咽鼓管较短、宽且平直,呈水平位,故鼻咽部感染易侵及中耳。而成人的咽鼓管较长、管径较细且倾斜度大,故咽部感染易经咽鼓管侵犯中耳。因此,对于儿童,应特别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用力擤鼻。对于成人,应注意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时呛水等。
总之,卡它性中耳炎的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同时应注意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发病,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