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的症状有口腔黏膜颜色改变、口腔肿块、口腔疼痛、口腔功能障碍、颈部淋巴结肿大、口腔出血、口腔异味等。
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之总称,大部分属于鳞状上皮细胞癌,即黏膜发生变异。口腔癌的症状有哪些?
口腔黏膜颜色改变:如口腔黏膜变粗糙、变厚或呈硬结,出现口腔黏膜白斑、红斑,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口腔黏膜溃疡,长期不愈。
口腔肿块:口腔内出现迅速增大的肿志,经治疗不消退或有溃疡的倾向,切莫麻痹大意。
口腔疼痛:口腔癌会引起口腔局部的疼痛,早期一般为隐痛或钝痛,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逐渐加重,甚至难以忍受。
口腔功能障碍:当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时,可出现张口困难、吞咽困难、语言不清、呼吸困难等症状。
颈部淋巴结肿大:口腔癌多向附近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时原发病灶很小,甚至症状还不明显,但颈部淋巴结却出现了转移的癌细胞。因此,颈部淋巴结如突然肿大,需检查口腔。
口腔出血:口腔癌会导致口腔黏膜或牙龈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颜色可为鲜红色或暗红色。
口腔异味:口腔癌会导致口腔内出现异味,这是由于肿瘤组织坏死、溃烂,分解产生的异味。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症状并不一定同时出现,也可能是其他口腔疾病引起的。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和诊断。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口腔癌治愈率的关键。此外,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定期洗牙等,有助于预防口腔癌的发生。同时,戒烟限酒、避免咀嚼槟榔等也有助于降低口腔癌的发病风险。如果有口腔癌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史、口腔黏膜白斑、红斑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