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下降,常合并阴道前壁和/或后壁膨出,主要原因有分娩损伤、长期腹压增加、盆底组织发育不良等,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避免重体力劳动、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个人卫生、定期复查。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称为子宫脱垂(uterineprolapse)。子宫脱垂常合并有阴道前壁和(或)后壁膨出。子宫脱垂分度:Ⅰ度轻型为宫颈外口距离处女膜缘小于4cm,重型为宫颈已达处女膜缘,阴道口可见子宫颈;Ⅰ度重型为宫颈已脱出阴道口外,阴道口可见子宫颈。Ⅱ度轻型为宫颈已脱出阴道口外,宫体仍在阴道内;Ⅱ度重型为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外。Ⅲ度宫颈及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子宫脱垂的主要原因有:
1.分娩损伤: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筋膜过度伸展或撕裂,未及时修复,导致子宫脱垂。
2.长期腹压增加:慢性咳嗽、长期便秘、腹水、频繁举重物等,使腹压长期增加,导致盆底组织松弛,容易发生子宫脱垂。
3.盆底组织发育不良:先天性盆底组织发育不良,或绝经后盆底组织萎缩,弹性下降,也会导致子宫脱垂。
4.其他因素:多次分娩、营养不良、体力劳动等,也可能增加子宫脱垂的风险。
子宫脱垂的治疗方法包括: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轻度子宫脱垂患者。包括盆底肌肉锻炼、物理治疗、子宫托等。
2.手术治疗:适用于中、重度子宫脱垂患者。手术方法包括盆底重建术、子宫悬吊术等。
子宫脱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长时间站立、下蹲、搬重物等,以免加重病情。
2.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以免增加腹压。
3.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裤。
4.定期复查:遵医嘱定期复查,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子宫脱垂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出现子宫脱垂症状,应及时就医,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