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灌肠治疗和手术治疗等,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症状为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沾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下断、反复发作。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患者应适当休息,进清淡、少渣、营养丰富、无刺激性的食物,并做到心情愉快,劳逸结合。
2.药物治疗:
柳氮磺胺吡啶水杨酸制剂是主要治疗药物,如艾迪莎、美沙拉嗪等。
皮质类固醇常用药为强的松或地塞米松,但目前并不认为长期激素维持可防止复发。
免疫抑制剂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硫唑嘌呤和6-巯基嘌呤,也可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霉素和FK506。
中药治疗,应以健脾补肾、益气除湿为治本之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治标之用,辨证施治,最忌长期应用大苦大寒之剂,亦可配合中药针如麦注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静滴以扶正。
3.心理治疗:
该病患者常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研究发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有心理障碍者占30%~73%,而普通人群中仅有1/3左右。
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措施。
4.其他治疗:
灌肠治疗:常用于直肠和乙状结肠炎,可减轻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常用药物为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0.5%普鲁卡因、锡类散、云南白药等。
手术治疗:并发癌变、肠穿孔、脓肿与瘘管、中毒性巨结肠经内科治疗无效者均是手术的适应证。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个体差异和病情不同,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并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