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是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便秘等,诊断主要依靠结肠镜和病理检查,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卫生、积极治疗肠道感染性疾病等。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指直肠结肠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症状为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沾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下断、反复发作。目前,慢性结肠炎的病因尚不清楚,与感染、遗传、自身免疫反应和神经精神因素有关。
信息补充:
1.临床表现:
腹泻:腹泻是慢性结肠炎最常见的症状,轻者每天3-4次,呈软便或糊状便,可混有粘液和脓血;重者每天可达10次以上,水样便,量多,伴有肠鸣和腹胀,腹痛,部分患者可有里急后重。
腹痛:腹痛多为隐痛或绞痛,常位于左下腹或下腹,一般在便后缓解。
便秘:便秘与腹泻交替,也是慢性结肠炎的常见症状之一。
其他症状:还可有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2.诊断方法:
大便常规和培养:可了解是否有肠道感染。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慢性结肠炎的重要方法,可以观察结肠黏膜的病变情况,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其他检查:如钡剂灌肠造影、CT等,可协助诊断。
3.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精神紧张,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药物治疗: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手术治疗:如果慢性结肠炎并发大出血、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等严重并发症,需要手术治疗。
4.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生水,注意饮食卫生。
积极治疗肠道感染性疾病,如痢疾、肠炎等。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肠道疾病。
关键信息:慢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便秘等症状,诊断主要依靠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卫生、积极治疗肠道感染性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