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病症,指肾阳亏虚,机体失却温煦,以腰膝酸冷、性欲减退、夜尿多为主要表现。治疗肾阳虚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1.中药: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性大热,味辛、甘,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心腹冷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等。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性大热,味辛、甘,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阳痿宫冷、腰膝冷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等。
淫羊藿: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或朝鲜淫羊藿的干燥叶。性温,味辛、甘,归肝、肾经,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肾阳虚衰、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等。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性温,味甘,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头晕目眩、妊娠漏血、胎动不安等。
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性温,味甘,归肝、肾、脾经,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肾虚腰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肝肾不足、目暗不明、脾肾阳虚、便溏泄泻等。
2.中成药:
金匮肾气丸:由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制)、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组成。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功效。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右归丸:由熟地黄、附子(炮附片)、肉桂、山药、山茱萸(酒炙)、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当归、杜仲(盐炒)组成。具有温补肾阳、填精止遗的功效。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尿频而清。
桂附地黄丸:由肉桂、附子(制)、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组成。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用于肾阳不足、腰膝痠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
需要注意的是,肾阳虚患者在服用上述药物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避免自行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同时,肾阳虚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着凉,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