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好发于45-55岁的女性,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其症状包括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皮肤改变、乳头乳晕异常、腋窝淋巴结肿大等。高危因素包括年龄、家族史、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未育晚育未哺乳、高脂肪饮食、长期口服避孕药、乳腺良性疾病、电离辐射等。筛查方法包括一般风险人群的乳腺X线检查和乳腺超声检查,高危人群的乳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等。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预防方法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避免高危因素等。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好发于45-55岁的女性,但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以下是关于乳腺癌的一些信息:
1.乳腺癌的症状
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
乳头溢液:乳头可有血性、浆液性或水样分泌物。
皮肤改变:乳腺癌侵犯皮肤时,可出现酒窝征、橘皮样改变等。
乳头、乳晕异常:乳头回缩、抬高,乳晕颜色加深,甚至出现湿疹样改变。
腋窝淋巴结肿大:腋窝可触及质地硬、活动度差的肿大淋巴结。
2.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年龄:乳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尤其是绝经后女性。
家族史: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绝经年龄大于55岁的女性,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未育、晚育、未哺乳:未育或生育后未哺乳的女性,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高脂肪饮食:长期高脂肪饮食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长期口服避孕药:长期口服避孕药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乳腺良性疾病:有乳腺良性疾病史的女性,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电离辐射:长期接受大剂量电离辐射,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3.乳腺癌的筛查
一般风险人群:建议40岁开始进行乳腺癌筛查,每1-2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检查,同时可结合乳腺超声检查。对致密型乳腺(乳腺X线检查提示腺体为c型或d型)推荐与B超检查联合。
高危人群:有明显乳腺癌遗传倾向者,发病风险较普通人群高2倍以上。具有以下任意一项者,均为乳腺癌高危人群:
一级亲属有乳腺癌史;
二级亲属50岁前,患乳腺癌2人及以上;
二级亲属50岁后患乳腺癌;
有BRCA1/2基因突变;
曾行胸部放疗。
筛查方法:
乳腺X线检查:是常用的乳腺癌筛查方法,能发现早期乳腺癌。
乳腺超声检查:对致密型乳腺的诊断价值较高。
乳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发现乳腺癌及腋窝、锁骨上区转移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方法。
临床体检:医生通过触诊检查乳房,可发现早期乳腺癌。
4.乳腺癌的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等。
化疗:常用的化疗药物有紫杉醇、多西他赛、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等。
放疗:可用于术后辅助治疗,也可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
内分泌治疗: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靶向治疗:适用于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5.乳腺癌的预防
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等。
定期体检: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避免高危因素:尽量避免长期口服避孕药、长期接受大剂量电离辐射等。
总之,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女性应关注自身健康,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如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