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出血可能是外耳道损伤或鼓膜穿孔,应立即停止掏耳,保持耳部清洁,避免耳内进水,观察症状,出血量多或症状持续不缓解需就医诊治,尤其注意耳部有炎症或疾病、鼓膜穿孔、婴幼儿掏耳需谨慎。
掏耳屎掏出血了,可能是外耳道损伤、鼓膜穿孔等原因引起,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停止掏耳:避免进一步损伤外耳道或鼓膜。
2.保持耳部清洁: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拭外耳道周围的血迹,但不要用力擦拭或冲洗耳道。
3.避免耳内进水:在耳部出血未愈合之前,尽量避免游泳、洗澡时水进入耳道。
4.观察症状:注意观察耳部是否有疼痛、流脓、听力下降等异常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5.就医诊治:如果出血量较多、持续时间较长或出现耳部疼痛等不适症状,应尽快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耳部检查,确定出血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人群在掏耳时需要特别谨慎:
1.耳部有炎症或疾病: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等,掏耳可能会加重炎症或导致感染扩散。
2.鼓膜穿孔:鼓膜穿孔后,外耳道与中耳直接相通,掏耳容易引起感染或加重病情。
3.婴幼儿:婴幼儿的外耳道相对狭窄,且鼓膜较为脆弱,掏耳不当可能会损伤外耳道或鼓膜。
总之,掏耳时应注意安全,如果不小心掏出血了,要及时停止,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耳部清洁,避免频繁掏耳,避免耳内进水,避免使用不洁的器具掏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