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后需进行康复训练,包括早期的肌肉收缩、被动活动,中期的床上活动、站立训练、步行训练,后期的日常生活活动、髋关节功能训练、运动恢复及定期复查等,训练应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治疗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功能。以下是股骨粗隆间骨折后的康复建议:
1.术后早期:
卧床休息:术后第1天,应保持患肢伸直位,可进行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如股四头肌收缩、踝泵运动等。
被动活动: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患侧髋关节、膝关节的被动活动,注意活动度不宜过大,避免髋关节内收、内旋。
2.术后第2周至6周:
床上活动:可逐渐增加床上活动,如翻身、抬腿等。
站立训练:在助行器或他人的帮助下,逐渐尝试站立。
站立位平衡训练:可进行站立位的重心转移、平衡训练。
3.术后6周至12周:
步行训练:在助行器或拐杖的辅助下,进行步行训练,逐渐增加步行距离和速度。
髋关节活动度训练:继续进行髋关节的屈伸、外展、内收等活动,可使用辅助器具进行训练。
强化肌肉力量:进行臀中肌、臀小肌等肌肉的强化训练,提高髋关节的稳定性。
4.术后12周以后:
恢复日常生活活动:如上下楼梯、坐立、蹲起等。
进一步增强髋关节功能:可进行髋关节的柔韧性训练、平衡训练等。
逐渐恢复运动:根据恢复情况,可逐渐恢复一些低强度的运动,如散步、游泳等。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康复训练应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饮食营养,以促进康复。对于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康复训练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且应更加注意安全,避免跌倒等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