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好发于2/3型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患者亦可发生。其症状包括口渴、多饮、多尿、乏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严重时可出现嗜睡、幻觉、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治疗方法主要是迅速补液、纠正高血糖和电解质紊乱。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控制血糖、合理饮水、避免诱因、定期监测等。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好发于2/3型糖尿病患者,但1型糖尿病患者亦可发生。以下是关于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一些重要信息:
1.好发人群: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减退,发生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2/3型糖尿病患者:这两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容易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引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其他人群:某些特殊情况下,如严重感染、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严重烧伤、手术等应激状态,以及使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时,也可能诱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2.症状和体征: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口渴、多饮、多尿、乏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嗜睡、幻觉、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脱水可导致皮肤弹性差、眼球下陷、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
3.诊断和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血糖水平、血钠浓度、尿糖和尿酮体等检查结果来确诊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此外,还可能进行血气分析、心电图等检查,以评估患者的酸碱平衡和心脏功能。
4.治疗方法:治疗的关键是迅速补液、纠正高血糖和电解质紊乱。通常采用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和胰岛素的方法,以降低血糖水平。同时,注意补充钾离子等电解质,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5.预防措施:对于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高危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应注意以下几点:
严格控制血糖: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保持血糖稳定。
合理饮水:避免过度限制水分摄入,尤其是在炎热天气或剧烈运动后。
避免诱因:积极治疗感染等疾病,避免使用可能升高血糖的药物。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血糖、血钠等指标,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总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高危人群,应加强预防措施,定期监测血糖,以避免发生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