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是由于正气不足,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所致,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治疗时需辨证论治,可选用祛风散寒、健脾益气、温补肾阳、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方法。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风寒,保持鼻腔清洁,适当锻炼。
中医认为,鼻炎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或风热之邪所致。鼻炎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以下是关于鼻炎的一些中医解释和建议。
1.肺气虚寒:
肺气虚弱,卫表不固,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邪正相争,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鼻窍壅塞,遂致鼻炎。
建议:平时应注意保暖,避免风寒之邪侵袭。可选用一些补益肺气的食物或药物,如黄芪、党参、白术等,以增强肺气。
2.脾气虚弱: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弱,运化失健,气血不能上濡于耳,鼻失所养,而发鼻炎。
建议:饮食应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过度食用生冷、油腻食物。可适当食用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山药、薏苡仁、芡实等。
3.肾阳不足:
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本,肾阳虚则不能温煦脾土,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上干于肺,而致鼻炎。
建议:平时可多食用一些温热的食物,如羊肉、韭菜、桂圆等,以温补肾阳。
4.肺经风热:
风热之邪侵袭肺经,邪热壅肺,清肃失司,邪毒循经上犯鼻窍,而致鼻炎。
建议:在鼻炎发作时,应注意休息,多饮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可选用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如银翘解毒片、双黄连口服液等。
5.气滞血瘀:
鼻炎日久,邪毒久留,气滞血瘀,鼻窍肌肤失养,而致鼻炎缠绵难愈。
建议: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丹参、赤芍、桃仁等,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鼻部症状。
总之,鼻炎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风寒之邪侵袭,保持鼻腔清洁,避免过度挖鼻,同时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如有鼻炎症状加重或持续不愈,应及时就医,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