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是位于齿线以下的肿块,由痔外静脉丛曲张等形成,症状包括肛门瘙痒、疼痛、便血、痔块脱垂和内痔嵌顿等。
外痔疮是痔疮的一种,位于齿线以下,是由痔外静脉丛曲张或肛缘皱襞皮肤发炎、肥大、结缔组织增生或血栓瘀滞而形成的肿块。其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肛门瘙痒:由于分泌物或脱出痔核的刺激,使肛门周围皮肤终日潮湿,导致湿疹和瘙痒的发生。
2.疼痛:肛门沉重、疼痛,常与排便不尽感觉同时存在。痔块脱出嵌顿,出现水肿、感染时,局部疼痛剧烈。
3.便血:无痛性、间歇性便后有鲜红色血是其特点,也是内痔或混合痔早期常见症状。出血一般发生在便前或者便后,有单纯的便血,也会与大便混合而下。
4.痔块脱垂:中晚期内痔主要症状,主要原因为内痔痔核结节增大,使黏膜及黏膜下层与肛层分离,排便时,内痔结节可下降到齿状线以下,游离于肛管之外。
5.内痔嵌顿:多因发生嵌顿后,局部水肿、感染、坏死所致。临床上,痔核嵌顿后,多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病人出现里急后重、肛门坠胀感明显等症状,此时感染多局限在肛门局部,如果治疗不当,容易导致感染向上蔓延,引起黏膜下、肛周或坐骨直肠窝脓肿。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确诊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肛门清洁,避免久坐、久站,多吃蔬菜水果,预防便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