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初期症状主要包括运动抽动、发声抽动及其他行为问题,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行为、睡眠问题、情绪问题等。
儿童抽动症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神经精神疾病,以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的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以下是儿童抽动症初期症状的相关介绍:
1.运动抽动:
简单运动抽动:如眨眼、挑眉、皱鼻、伸舌、舔唇、点头、摇头、耸肩等交替发生。
复杂运动抽动:表现较完整的或较缓慢的抽动,如眼球的转动、面部的抽动而引出的某种特殊表情,肩臂或手足做出某种姿势。如突然伸手拍人、触碰家具、打自己身体或肌张力障碍姿势如旋转、蹦跳、挺身或弯曲腰腹部等。
2.发声抽动:
简单发声抽动:表现为快速地、无意义地单调的重复,如不断地清嗓子、咳嗽、哼声、吼叫声、犬叫声等。
复杂发声抽动:出现一些似有意义的短句,或更复杂的句子,也有的表现为重复、刻板的完整语句,甚至是污言秽语。
3.其他行为问题: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约有半数患儿会出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学习困难、情绪问题等。
强迫行为:部分患儿会出现强迫行为,如反复洗手、检查、计数、排列等。
睡眠问题:抽动症状可能会在睡眠中减轻或消失,但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梦魇、夜惊等。
情绪问题:抽动症状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需要注意的是,抽动症的症状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些患儿的症状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自行缓解,而有些患儿的症状可能会持续存在或逐渐加重。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类似抽动症的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就医,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抽动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神经生理、神经生化、心理等因素有关。目前,抽动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可以缓解抽动症状,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儿和家长更好地应对抽动症带来的挑战。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孩子缓解抽动症状:
1.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和紧张情绪。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适当运动。
3.给予心理支持:家长要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抽动症状,不要过度批评和指责孩子,鼓励孩子积极面对疾病。
4.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含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5.避免过度关注:不要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抽动症状受到过度关注,以免加重症状。
总之,儿童抽动症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家长应该及时带孩子就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帮助孩子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