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动过速的常见原因包括心脏结构异常、离子通道疾病等,严重可导致猝死,治疗方法有药物、电复律、射频消融术等,高危人群需注意预防。
1.心脏结构异常
冠心病:心肌梗死是导致室性心动过速的常见原因。
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
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脱垂等。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等。
2.离子通道疾病
长QT综合征:基因突变导致QT间期延长,易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和猝死。
短QT综合征:QT间期缩短,增加心律失常风险。
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特征性改变,易发生室颤和猝死。
3.其他原因
药物:某些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抗抑郁药物等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心脏手术、心脏介入治疗后。
其他:心肌炎、心包炎、心力衰竭等。
对于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射频消融术等。严重的室性心动过速可能需要植入ICD进行预防和治疗。
如果出现心悸、头晕、晕厥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心电图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对于患有心脏疾病、离子通道疾病等高危人群,应遵医嘱进行治疗和随访,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诱因,以预防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