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的常用治疗药物包括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免疫调节剂和保肝药物等,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同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和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1.干扰素
可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适用于乙肝病毒DNA阳性、谷丙转氨酶(ALT)升高的患者。使用干扰素可能会出现发热、流感样症状、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
2.核苷(酸)类似物
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等,可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适用于乙肝病毒DNA阳性、ALT升高或肝组织学有炎症坏死的患者。使用这类药物时需要长期服药,不能随意停药,否则可能会导致病毒反弹和耐药。
3.免疫调节剂
如胸腺肽α1,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适用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或小三阳患者。使用免疫调节剂时可能会出现发热、过敏等不良反应。
4.保肝药物
如甘草酸制剂、水飞蓟宾、双环醇等,可改善肝功能,适用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使用保肝药物时需要注意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乙肝治疗需要个体化,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戒烟戒酒、定期复查等。如果对乙肝治疗有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肝病专家。
此外,对于乙肝患者的家属和密切接触者,建议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以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对于孕妇,如果乙肝病毒DNA阳性,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母婴阻断,以减少乙肝病毒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