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切除术可能导致出血、感染、疼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嗓音变化等后遗症,但这些情况并非一定会发生,大多数孩子能恢复良好。
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淋巴组织,表面呈桔瓣样。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时为增殖旺盛的时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腺样体肥大系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从而引起鼻堵、张口呼吸的症状,尤以夜间加重,出现睡眠打鼾、睡眠不安,患儿常不时翻身,仰卧时更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即小儿有短时间的呼吸停顿,甚至惊醒,变换睡姿后再入睡,使睡眠质量下降,同时因气道狭窄,使血液中氧饱和度不足,大脑处于慢性持续缺氧状态,孩子白天昏昏沉沉,精神欠佳,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长期鼻堵、呼吸不畅,还能影响心、肺功能,严重者可导致肺心病、心肌受损,甚至右室心力衰竭。由于儿童发育需要大量的氧分,而打鼾会使孩子在睡眠中严重缺氧,直接导致脑部发育的供氧不足,引起促生长激素分泌减少,不但影响孩子的身高,而且身体抵抗力下降,还将影响到孩子今后的智力。所以,这类孩子不仅易患呼吸道感染,而且易患鸡胸、漏斗胸,甚至诱发肺源性心脏病。因此,儿童腺样体肥大应当早发现、早治疗。
1.出血:腺样体切除术可能会导致术后出血。虽然这种情况很少见,但如果发生,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或其他治疗来止血。
2.感染:手术后,孩子可能会感染。这可能表现为发热、喉咙痛、咳嗽等症状。医生会开抗生素来预防或治疗感染。
3.疼痛和不适:手术后,孩子可能会感到喉咙疼痛和不适。这可能会持续几天,但通常可以通过药物缓解。
4.吞咽困难:孩子可能会在手术后一段时间内有吞咽困难的问题。这是因为喉咙处有伤口,吞咽时会感到疼痛。
5.呼吸困难:在手术后的几天内,孩子可能会有呼吸困难的问题。这可能是由于喉咙肿胀或伤口疼痛导致的。医生会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果需要,会进行治疗。
6.嗓音变化:在手术后,孩子的嗓音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可能是由于喉咙处的组织肿胀或手术对声带的影响导致的。这种变化通常是暂时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后遗症并不是一定会发生的,而且大多数孩子在手术后都能恢复良好。如果孩子在手术后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此外,家长也应该注意孩子的术后护理,包括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剧烈运动、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等。
总之,腺样体切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方法,但家长和孩子都应该了解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并在手术后密切关注孩子的情况。如果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应及时与医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