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坑蹲久了脚麻与下肢的神经和动脉受到压迫、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等原因有关,需针对具体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方法如下:
1、下肢的神经和动脉受到压迫
患者长时间的蹲坑,会导致下肢的神经、动脉血管受到压迫,从而导致下肢神经发生充血水肿,动脉供血不良,从而引起脚麻,是正常现象,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改变体位,如由蹲位改变为站位或者卧位,或者做腿屈伸运动,一段时间后,脚麻的症状可消失。若脚麻的情况比较严重,患者也可缓慢活动下肢,用手对脚部进行按摩,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也可改善症状。患者还可通过推拿的方式进行处理。
2、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破裂的纤维环以及突出的髓核会对神经根造成一定的压迫和刺激,当患者长时间蹲坑时,会加重刺激,从而会引起脚麻的情况,一般休息后脚麻的症状也难以缓解。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蹲坑,其次可通过针灸、牵引、推拿、按摩等方式进行治疗,有利于缓解蹲坑蹲久了脚麻的情况。其次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甲钴胺、维生素B6等药物治疗,可以起到营养神经的作用,也能改善脚麻的情况。患者平时需多食用含钙量丰富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等。患者要注意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要适当的进行原地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疲劳的情况。
3、腰椎管狭窄
若患者患有腰椎管狭窄,对马尾神经或神经根造成压迫,患者在久蹲后会出现脚麻的现象。患者需注意休息,减少长时间的蹲坐或者站立,同时要尽量避免做弯腰的动作,久蹲后可尽量平卧,保持身体平直,可缓解久蹲后脚麻的症状。患者平时要多食用含有维生素、钙元素的食物,如海带、燕麦、豆制品、蛋类等,少食用辣椒、大蒜、生姜等刺激性的食物。若脚麻的症状比较严重,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维生素B6等营养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存在炎症的患者可联合塞来昔布、吲哚美辛、布洛芬等抗炎镇痛药物治疗,治疗期间还需定期到正规医院复查,明确疾病的治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