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的常见原因包括解剖因素、盆底组织软弱、长期腹压增加、内痔和直肠息肉脱出、气血衰退及内痔环切术后等,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治疗方法包括改变生活习惯、饮食调整、提肛运动、手术治疗等。
1.解剖因素
小儿骶骨弯曲度较正常浅,直肠呈垂直状,当腹内压增高时,直肠失去骶骨的支持,容易向下移位。
2.盆底组织软弱
老年人肌肉松弛,女性生育过多和分娩时会阴撕裂,幼儿发育不全均可致肛提肌及盆底筋膜发育不全、萎缩,不能支持直肠于正常位置。
3.长期腹压增加
如长期便秘、慢性腹泻、前列腺肥大引起排尿困难,慢性支气管炎引起慢性咳嗽等因素,均可致直肠脱垂。
4.内痔Ⅲ期、直肠息肉经常脱出,可刺激直肠黏膜,诱发脱垂。
5.气血衰退
年迈机体衰弱,妇女多次分娩,骨盆肌肉松弛,不易固摄,导致脱肛。
6.内痔环切术后
内痔环切术后,有时会发生以肛门坠胀、排便未尽感为主的综合征,也可导致直肠脱垂。
脱肛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儿童和老年人更为常见。对于脱肛的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轻度脱肛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饮食调整、提肛运动等方式缓解。如果脱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脱肛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排便、避免久坐久立、加强锻炼等,有助于预防脱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