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特征,可伴有发热、头痛、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累及胰腺、睾丸、卵巢、中枢神经系统等器官,引起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并发症。孕妇感染腮腺炎病毒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流产等。以下是关于流行性腮腺炎的一些症状:
1.腮腺肿胀:是流行性腮腺炎最常见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3天出现,持续4-5天逐渐消退。一侧或双侧腮腺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有疼痛或压痛。张口或咀嚼时疼痛加剧。腮腺管口可见红肿。
2.发热:体温可达39℃-40℃,可伴有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一般持续3-5天,逐渐缓解。
3.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呕吐、肌肉疼痛、睾丸或卵巢疼痛等症状。睾丸炎多发生在腮腺肿胀后1周左右,常为单侧受累,表现为阴囊红肿、疼痛,可累及精索和附睾。卵巢炎多发生在腮腺肿胀后2周左右,表现为下腹疼痛,可累及卵巢。胰腺炎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为脑炎、脑膜炎、睾丸炎等。
4.并发症:流行性腮腺炎可并发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脑膜脑炎、睾丸炎等并发症。睾丸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30%,可导致睾丸萎缩,影响生育能力。卵巢炎发生率为5%-7%,可导致卵巢功能减退。胰腺炎发生率为5%-10%,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脑膜脑炎发生率为5%-10%,表现为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
5.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血清和尿液中淀粉酶升高。血清学检查可检测出腮腺炎病毒特异性IgM抗体。
6.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需要与化脓性腮腺炎、其他病毒性腮腺炎、急性淋巴结炎等疾病鉴别。
7.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为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口腔清洁、饮食调整等。高热时给予解热镇痛药,腮腺肿痛时给予局部冷敷或热敷。睾丸炎患者可用丁字带托起阴囊,以减轻疼痛。卵巢炎患者可用热水袋热敷。胰腺炎患者需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等。脑膜脑炎患者需脱水降颅压、抗病毒治疗等。并发症多在发病后3-5天出现,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治疗。
8.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可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目前有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和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两种疫苗可供选择。接种对象为8月龄以上未患过流行性腮腺炎的儿童和青少年。初免年龄一般为8月龄,易感者在18-24个月龄时加强1剂次。
9.注意事项: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5天。患者应注意口腔清洁,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多饮水,保持口腔湿润。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睾丸炎患者应托起阴囊,局部冷敷,避免性生活。卵巢炎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孕妇应避免接触腮腺炎患者,如有接触,应立即进行血清学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之,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可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