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气管炎、哮喘的中成药是什么

管理员 2025-07-01 16:36:56 1

治疗气管炎、哮喘的常用中成药包括咳喘宁胶囊、蛤蚧定喘丸、固本咳喘片和气管炎丸等。

1.咳喘宁胶囊

咳喘宁胶囊主要成分包括麻黄、石膏、苦杏仁等,具有宣通肺气、止咳平喘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咳嗽、老年痰喘等。

2.蛤蚧定喘丸

蛤蚧定喘丸由蛤蚧、瓜蒌子、麻黄、鳖甲、煅石膏组成。具有滋阴清肺、止咳平喘的功效,适用于肺肾两虚、阴虚肺热导致的虚劳久咳、年老哮喘、自汗盗汗、不思饮食等。

3.固本咳喘片

固本咳喘片主要成分包括党参、白术、茯苓、麦冬、五味子、炙甘草,具有益气固表、健脾补肾的功效,适用于脾虚痰盛、肾气不固导致的咳嗽、痰多、喘息气促、动则喘剧等。

4.气管炎丸

气管炎丸由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葶苈子、枳壳、厚朴、蛤壳、瓜蒌皮、黄芩、青黛组成,具有散寒镇咳、祛痰定喘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气促、喉中发痒、痰涎壅盛、胸膈满闷、老年痰喘等。

注意,中成药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中成药也可能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在使用前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点赞
相关资源

阳虚中成药有哪些 2025-07-01

阳虚包括肾阳虚、脾阳虚、心阳虚、肺阳虚、肝阳虚,可以使用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柏子养心丸、人参保肺丸、逍遥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1.肾阳虚肾主水,对水液有气化和蒸腾的作用,肾亏、久病、房事过度、阳虚等原因肾阳不足,会导致水液无法及时蒸腾气化,从而出现腰膝酸软


吃什么中成药能治疗早泄 2025-07-01

患者需要通过金匮肾气丸、复方玄驹胶囊、五子衍宗丸、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能治疗早泄。1.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主要由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等组成。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功效。2.复方玄驹胶囊复方玄驹胶囊由黑蚂蚁、淫羊藿、枸杞子、蛇床子等组成


阳萎早泄吃什么中成药好的快一些 2025-07-01

治疗阳痿早泄可选用参茸鞭丸、锁阳固精丸、金匮肾气丸、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需遵医嘱。1.参茸鞭丸该药具有补肾壮阳、强精增髓的作用,主要用于性欲衰退、肾虚、气弱、阳痿、早泄等症状。2.锁阳固精丸主要功效为温肾固精,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早泄。3


治房颤的中成药 2025-07-01

心律失常中房颤常见,治疗时可使用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心宝丸、通心络胶囊等中成药,但需遵医嘱并注意生活方式调整。心律失常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中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目前,中成药在房颤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治疗房颤的


治疗房颤有中成药吗 2025-07-01

房颤治疗的中成药只能作为辅助用药,不能替代西药,且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注意生活方式调整。目前,治疗房颤的中成药种类较多,但均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因此,对于房颤的治疗,中成药只能作为辅助用药,不能替代西药。稳心颗粒: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


改善心肌供血的中成药有哪些 2025-07-01

改善心肌供血的中成药有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心可舒胶囊、通心络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等,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同时需注意饮食、心情及生活方式。1.丹参滴丸主要成分是丹参、三七、冰片,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可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成药有哪些 2025-07-01

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成药主要有妇科再造丸、八珍益母丸、乌鸡白凤丸、定坤丹和坤泰胶囊,它们分别具有养血调经、补益肝肾、暖宫止痛,益气养血、活血调经,补气养血、调经止带,滋补气血、调经舒郁,滋阴清热、安神除烦等功效。1.妇科再造丸由当归、香附、白芍、熟地黄、阿


胃胀最好的中成药 2025-07-01

胃胀可选的中成药有气滞胃痛颗粒、香砂养胃丸、保和丸、六味安消散、枳实导滞丸等,需遵医嘱并注意饮食调理。1.气滞胃痛颗粒主要成分有柴胡、延胡索、枳壳、白芍、甘草等,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肝郁气滞型胃胀,表现为胃脘胀痛、连及胁肋、嗳气频繁等。2.香砂


治疗阳痿的中成药有哪些 2025-07-01

治疗阳痿的中成药通常包括金匮肾气丸、补肾壮阳丸、六味地黄丸、阳痿宁胶囊、肾宝片、右归丸、五子衍宗丸、复方玄驹胶囊、疏肝益阳胶囊等。1、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由熟地黄、山药等药材组成,具有温补肾阳、益气养血的功效,能有效改善肾脏功能,增强身体阳气,特别适用于因


养胃助消化的中成药有哪些 2025-07-01

养胃助消化的中成药包括温胃舒胶囊、养胃舒胶囊、虚寒胃痛颗粒、复方陈香胃片和胃苏颗粒。1.温胃舒胶囊主要成分为党参、附子(制)、黄芪(炙)、肉桂、山药、肉苁蓉(制)、白术(炒)、山楂(炒)、乌梅、砂仁、陈皮、补骨脂。具有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中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