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低可分为先天性因素和继发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导致的智力低下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一般以营养神经和康复训练治疗为主;小儿营养不良、呆小症、精神障碍等继发性因素导致的智力低下,通常需要通过饮食调理、药物治疗等加以改善,具体如下:
1、先天性因素
先天性因素导致的智力低下,临床尚无良好的治疗方法,其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或是孕期吸烟、饮酒、接触有毒放射性物质等。由于孩子出生后,上述因素无法改变,所以一般只能以营养神经和康复训练治疗为主。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钴胺、脑蛋白水解物、三磷酸胞苷二钠等营养神经类药物,以帮助修复受损神经;同时配合肢体训练、听觉训练、语言训练等康复训练,以帮助孩子尽可能正常生活。
2、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导致的智力低下,一般以循序渐进补充营养治疗为主。日常饮食方面需要以营养均衡为主,可适当增加含有卵磷脂、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及各类微量元素营养成分较为丰富的食物摄入,同时也需要及时明确体内是否缺乏某类营养元素或者是微量元素,以方便对症补充。如果缺锌较为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葡萄糖酸锌、硫酸锌、醋酸锌等药物补充;如果缺铁较为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葡萄糖酸亚铁、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等药物补充。
3、呆小症
呆小症属于内分泌系统疾病,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促甲状腺激素缺乏等因素导致的,以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为主要症状。治疗分为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即日常注意保暖,积极补充铁元素、维生素B12、叶酸、碘剂等营养元素,在医生指导下结合病症使用左甲状腺素、甲状腺激素等药物治疗。
4、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以精神发育迟滞为主,治疗以教育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通过教育康复治疗让患者学会生活中的各项基础技能,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结合病情用药,例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者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治疗,精神障碍者需要给予利培酮、氟西汀、帕罗西汀等药物稳定神经,缓解情绪;神经管畸形、先天性脑积水等患者,可采取外科手术松解神经,去除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