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低、心脏难受可能是继发性低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中暑等疾病造成的,需要针对病因处理,详情如下:
1、继发性低血压
如果是大出血导致短时间内血容量不足引起的继发性低血压,因为心脏灌注量不足,患者会有血压低、心悸、心慌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容量扩张剂、血管收缩剂等药物升高血压,如右旋糖酐、醋酸奥曲肽、盐酸米多君等,必要时可以进行输血处理。大多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可使循环血容量增加,病情得到控制,预后一般较好。
2、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会因为体内甲状腺激素不足出现低代谢症候群,进而会有血压低、乏力等症状。当累及心脏时,患者会因为心包积液、心力衰竭出现心脏难受的现象。日常需要保持适当的碘摄入,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同时可以遵医嘱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或甲状腺片进行替代治疗。依从性较好的患者在接受规范治疗后预后良好,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3、中暑
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会引起中暑,患者会因为出汗增多、体液丢失出现血压低、心悸、眼花、耳鸣等症状。患者需要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的地方,使用凉水喷洒全身,增加散热。体外降温无效时,可以使用4℃盐水灌肠,同时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恢复血容量,必要时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恢复血压。患者及时处理后症状通常可以得到缓解,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留下神经精神系统后遗症。
除以上相对常见的原因外,缺血性心肌病、缩窄性心包炎、感染性心肌炎等疾病也可能会导致血压低、心脏难受,患者需要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