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宝宝腿隔三差五的有淤青可能是外伤、维生素K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原因引起的,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1、外伤
如果四岁宝宝平时好动,并且喜欢进行踢球、跳高、跳远等运动,则双腿容易遭受撞击、磕碰等外伤,并使皮下微血管破裂、出血,所以经常会有淤青。
如果局部皮肤没有破损,且淤青范围较小,通常保持充分的休息可自行恢复,无需特殊治疗。若淤青范围较大,在出血停止后,可以酌情给予活血化瘀的药物进行治疗,如三七片、舒筋活血片、复方丹参片等。家长平时应看护好宝宝,避免其受到外伤。
2、维生素K缺乏症
若平时存在挑食、偏食的问题,导致体内摄入的维生素K较少,容易引发维生素K缺乏症,导致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活力降低,引起凝血功能下降,造成皮下出血,使腿部频繁出现淤青。
宝宝需要增加维生素K的摄入,进食菠菜、芹菜、豌豆等食物,提高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活力,缓解临床症状。病情严重的宝宝需要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1、氨甲苯酸、酚磺乙胺等药物治疗,达到止血目的。家长应改善宝宝挑食习惯,均衡的给宝宝补充营养物质。此病经过治疗通常预后良好,病情会得到缓解,家长不必过于紧张。
3、再生障碍性贫血
四岁宝宝因为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等原因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后,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减退,可使全血细胞数量减少,导致黏膜、软组织出血,从而导致腿部反复出现淤青。
此病主要可以使用雄激素、环孢素、氨基己酸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促进骨髓造血,增加血细胞数量,并起到止血的作用。治疗期间家长应适当带宝宝活动,增强免疫力,避免继发感染加重病情。通常病情轻者可以缓解,甚至痊愈,但是病情重者预后相对较差,宝宝确诊后需要尽快接受治疗,争取改善预后。
除上述原因外,四岁宝宝腿经常有淤青还可能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原因造成的,需要尽早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