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一般在出生后2-3个月,白天的睡觉时间普遍会开始有所减少,但是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新生儿时期,婴儿的大脑正处于迅速发育的阶段,而睡眠对大脑的发育非常重要,再加上消化系统也没有完全成熟,所以会通过睡眠进行能量保存。因此,在出生后的短时间内,婴儿每天的睡眠时间较长,能够达到18-22小时。
随着婴儿的成长,尤其是在2-3个月后,大脑和神经系统逐渐成熟,同时消化系统也得到一定的发育,此时白天睡眠时间会自然地逐渐减少,而且可能会对周围的世界表现出兴趣,在夜晚连续睡眠的时长也会有所增加。
由于每个婴儿的发展节奏不同,大多数婴儿可能较早开始减少白天睡眠。而少部分婴儿发育稍慢,可能会在4-6个月之后白天睡眠情况才会逐渐减少。并且,婴儿的睡眠情况还会受到生活环境、缺钙、喂养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比如,如果婴儿处于嘈杂的环境当中,因为外界的声音刺激,会导致他们睡觉时间比较短。而如果存在缺钙问题,会因为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导致睡眠减少。所以,家长应该关注婴儿的睡眠质量,保证他们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睡眠环境。如果发现有任何的行为异常,比如说烦躁不安、体重不增长等情况,应该及时咨询儿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