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萎缩性胃炎是否严重,应根据有无及时治疗进行分析。非萎缩性胃炎如果及时进行治疗,则不严重。若未及时进行治疗,则可能会进展为胃癌,此时比较严重。
1.不严重
非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表层的炎症病变,不伴有胃黏膜萎缩性改变。其主要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饱胀感、早饱、嗳气等。该病通常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较小,如果患者积极进行规范治疗,通常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此时不严重。
2.严重
如果非萎缩性胃炎患者未积极进行治疗,随着病情持续进展,可发展为萎缩性胃炎,之后逐渐演变为胃癌,这种情况比较严重。因为胃癌属于恶性疾病,具有病情进展快、病灶易发生转移等特点,无法彻底根治,容易危及生命,所以比较严重。
因此,当患者被确诊为非萎缩性胃炎后,应积极进行规范治疗,以免对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对于非萎缩性胃炎,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患者出现反酸、胃灼热等症状时,可以遵医嘱使用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药物来抑制胃酸分泌。出现上腹部饱胀感、胆汁反流等症状时,可以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促胃动力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调整饮食结构,一日三餐应按时食用,并以少食多餐为主,避免暴饮暴食。可以吃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比如鱼肉、菠菜等,避免大量吃辣椒、大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长时间熬夜工作或者玩手机。
对于尚未发生非萎缩性胃炎的人群,也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预防。平时应提倡分餐制,定期消毒餐具,以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几率。另外,应避免长期服用某些刺激胃黏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地塞米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