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上起小水泡、很痒,可能是足癣、湿疹、汗疱疹、接触性皮炎等原因引起的,不同病因的治疗方法不同。
1.足癣
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具有传染性。可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严重者可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同时要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勤换鞋袜,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洗脚盆等。
2.湿疹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过敏、感染、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可外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瘙痒明显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此外,要避免搔抓患处,避免热水烫洗,避免接触过敏原。
3.汗疱疹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精神因素、过敏、感染等因素有关。可外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瘙痒明显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此外,要注意保持手足部的干燥,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4.接触性皮炎
是皮肤或黏膜接触某些外界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可外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瘙痒明显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同时要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
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患处,避免热水烫洗,避免接触过敏原。可适当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