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灌肠的注意事项包括灌肠液的选择与温度、体位与操作、禁忌症、患者配合与观察、术后护理与饮食等。
1.灌肠液的选择与温度
灌肠液应选择40℃左右的液体,与人体肠腔温度相近,避免过凉或过热引起不适。灌肠液的量也需根据治疗目的调整,通便治疗时量可稍大,而保留灌肠时量应控制在100-250mL,以免刺激肠道过快排出。
2.体位与操作
灌肠时患者应采取合适的体位,如肘膝位,便于液体向肠道上部流动,达到更广泛的吸收作用。插管时应顺应肠道解剖特点,轻柔操作,避免用力过猛造成损伤。
3.禁忌症
注意肝硬化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以免增加高氨血症和肝性脑病的风险。其他如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等也不适合灌肠。
4.患者配合与观察
灌肠前应安抚患者情绪,取得其配合。灌肠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灌肠并进行处理。
5.术后护理与饮食
肛瘘灌肠后,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易消化、高蛋白食物,促进切口愈合。同时,需保持肛门周围清洁,便后及时清洗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