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周围红肿可能与感染因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异物刺激、创伤反应过度、伤口处理不当等原因有关。
1.感染因素
当伤口受到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侵袭时,会引发感染,导致炎症反应,出现红肿。病原体可通过直接接触伤口、周围环境污染等途径进入伤口。感染后,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促使大量的白细胞等免疫细胞聚集到伤口部位,试图清除病原体,这就表现为红肿。
2.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伤口会对周围的血管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影响血液正常流动。如果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血液瘀滞,就容易导致红肿。同时,血管受损后渗出液增加,也会加重局部肿胀。
3.异物刺激
若伤口内有残留的异物,如灰尘、碎屑、缝线等,会持续刺激伤口周围组织,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导致红肿。这种异物刺激会使身体不断产生炎性物质,使红肿持续存在或加重。
4.创伤反应过度
身体在遭受创伤后会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有时候可能反应过度,导致红肿明显。可能与个体的体质差异有关,有些人的身体对创伤更为敏感,更容易出现较严重的红肿。
5.伤口处理不当
不恰当的伤口包扎过紧或过松、未及时清洁消毒等,都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引发红肿等异常表现。比如包扎过紧会进一步阻碍血液循环,加重红肿;而未及时清洁消毒则容易使伤口发生感染,导致红肿出现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