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1.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是一种双链DNA病毒。
该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
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区域,引发带状疱疹。
2.传播途径
水痘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疱液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
水痘在出疹前1至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期间均具有传染性。
人群普遍易感,主要为儿童,尤以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多见。
3.感染过程
初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可引起水痘。
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期传染性最强。
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在局部黏膜上皮细胞和多核白细胞内复制,然后进入血液,导致病毒血症。
病毒随血流播散至全身各个器官,如皮肤、黏膜、内脏等,引起病变。
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后,患者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症状,随后出现皮疹。
皮疹首先出现在躯干和头部,逐渐向四肢蔓延,呈向心性分布。
皮疹最初为红色斑疹或丘疹,数小时后变为水疱,疱液澄清,疱壁薄易破。
皮疹陆续分批出现,因此在同一部位可见到不同阶段的皮疹,这是水痘的特征之一。
水痘通常在1至2周内结痂,痂皮脱落后一般不会留下疤痕。
少数患者可并发水痘肺炎、脑炎等并发症。
4.预防措施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方法。
疫苗可降低水痘的发生率和重症发生率。
患者应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避免与他人接触。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避免搔抓皮疹,以免感染。
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总之,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通过了解其病因和传播途径,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水痘的发生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