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在急性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淋巴结肿大的表现不同,需要分别阐述。
1.急性期
部分患者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的2-4周,可能出现急性期症状,其中就包括淋巴结肿大。常表现为全身性的淋巴结肿大,可累及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多处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一般质地较软,有轻度压痛,直径通常在1-2cm,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等现象。同时,患者还可能伴有发热、咽痛、盗汗、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
2.无症状期
进入无症状期后,大部分患者的淋巴结肿大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淋巴结大小可能会有所缩小,但仍可能存在部分可触及的淋巴结,不过一般无明显疼痛和其他不适,质地也相对较韧,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此阶段可持续数年至数十年。
3.艾滋病期
随着病情进展到艾滋病期,由于免疫系统严重受损,患者容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此时淋巴结肿大可能会再次加重或持续存在。肿大的淋巴结可能会变得更大,质地更硬,部分患者的淋巴结可能会融合成块,活动度差,还可能伴有疼痛、发热等症状。例如,当患者合并有EB病毒感染引起的淋巴瘤时,颈部、腋窝等部位的淋巴结会进行性肿大,还可能出现压迫症状,如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等。
出现此类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延误治疗,同时加强自我防护,预防感染。